比较文学

2017年8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的会议详情

2017年8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的会议详情

2017年,一场文学交流活动成功举办。众多学者和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世界文学与我国比较文学的进步方向。2017年8月17日至20日,河南开封的河南大学热闹非凡。在这期间,举办了第十二届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年会和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次活动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发起,具体执行工作由河南大学文学院承担。会议中,文学人类学小组十分活跃。关于中国比较文学如何在未来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学术体系,您有什么独到见解?

全文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年会在开封举行 王宁当选会长等诸多成果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年会在开封举行 王宁当选会长等诸多成果

清华大学再次在学术领域展现其强大的实力,该校教授荣任知名学会的领导职务,这一好消息很快吸引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8月17日至20日,在河南开封,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功举办了第12届年会,这同样是一场国际性的学术活动。在会议中,王宁教授被选为新一届的会长。去年8月,第22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将在深圳召开。王宁教授成为会长后,众人对他能为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开辟哪些新的发展道路充满期待。

全文
第十四届中国比较文学年会在大连外国语大学隆重开幕,聚焦新文科建设与跨文化视阈

第十四届中国比较文学年会在大连外国语大学隆重开幕,聚焦新文科建设与跨文化视阈

本次年会以“新文科建设与跨文化视角下的比较文学”作为主题,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与大连外国语大学共同承办。大连外国语大学自1996年便设立了比较文化研究基地,该基地涉猎广泛,覆盖了众多文科领域。在“十四五”规划中,新文科建设被视为重要环节,其中明确提出了中外语言文学的互动发展计划,旨在借助比较文学推动中华文化走向全球。我国比较文学研究者在全球文学的广阔舞台上,得以进行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分析。

全文
探索叙述学经典:米克·巴尔的叙述本文综合理论全面解析

探索叙述学经典:米克·巴尔的叙述本文综合理论全面解析

写这类书籍,对作者来说有何意义?是追求名利,还是纯粹因为对这门知识的喜爱?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米克·巴尔的这部著名作品。《叙述学:叙述理论导论》这本书在1985年首次出版,随后在1997年推出了第二版,对原有内容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和补充。在叙述学理论领域,它无疑是一部极为重要的著作。它详细介绍了叙述本文综合理论的核心要素,成为了众多研究者与学习者的宝贵参考资料。米克·巴尔对视觉化及视觉叙述做了深入分析。

全文
汪曾祺诞辰105周年纪念:回顾我的创作生涯与文学见解

汪曾祺诞辰105周年纪念:回顾我的创作生涯与文学见解

《论语》篇幅虽不冗长,却宛如一部微型小说。其中描绘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叙述了诸多场景,层层递进;更有对话,生动形象。在古籍中意外发现这一点,《论语》用朴素的语言记载了言行,却蕴含着与众不同的叙述魅力。即便跨越千年,我们仍能通过简短的文字,体会到那时的氛围,仿佛亲眼目睹孔子与弟子们讨论学问的场景。

全文
蛇年电影引关注:专访谭佳谈蛇神话跨越东西方的文化符号

蛇年电影引关注:专访谭佳谈蛇神话跨越东西方的文化符号

蛇的故事在各个文化中都有着神秘的地位,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它都展现出了它独特的魅力。这个故事的起源和传播过程究竟是怎样的?在中国神话里,蛇的形象多种多样。蛇喜欢湿润和阴暗的环境,象征着北方,与星宿紧密相连,具有神圣的象征意义,这体现了中国蛇神话的独特性。蛇的形象在中国古代人的想象中生动而多样。中国蛇的神话故事流传有序,其根源与文字和文学的起源紧密相连。

全文
掌握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课程重点,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效率与成绩

掌握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课程重点,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效率与成绩

比较文学是文学研究中的一个关键分支,学习它能够丰富我们的文学视野,同时增强我们对不同文化间联系的理解。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讨论如何进行比较文学的学习。本书聚焦于比较文学这一领域,对其所依托的跨学科根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对其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同时,书中也对比较文学与文学、文化、翻译、哲学等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进行了详细阐述,让读者明白比较文学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众多学科紧密相联。

全文
英国留学毕业难度解析:杜伦大学等QS百强大学通过率与留学体验全揭秘

英国留学毕业难度解析:杜伦大学等QS百强大学通过率与留学体验全揭秘

不少同学觉得一旦收到理想大学的录取书,未来生活就能高枕无忧。然而,真正重要的是完成学业,获得学位证书。接下来,我将逐一为大家详细介绍几所知名的英国高校。杜伦大学在文理科领域成绩斐然,包括神学、古典历史、考古学等,都排名前十。其学院制度独特,学生可穿着黑色长袍参加各种正式活动,留学经验丰富。申请杜伦大学,平均成绩需在80%以上,雅思成绩至少要6.5分,单项分数不能低于6.0分。你更看好哪所英国大学?

全文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研究综述:历史、方法与未来发展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研究综述:历史、方法与未来发展

在早期,众多学者致力于推动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创立。1994年,魏红珊在其作品《试谈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建立》中展开了初步的探讨。与此同时,杨朝生在山西师大的报刊文章中,也对学派的研究方法和构建进行了研究。上世纪90年代,众多学者对比较文学中的“中国学派”进行了深入研究。近年来,人们更加重视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创新与发展。阅读完这些探讨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研究资料,你觉得我们这个学派接下来要应对的最大难题是什么?

全文
托尼·朱特笔下的英国左派历史: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1966年传统与变革

托尼·朱特笔下的英国左派历史: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1966年传统与变革

英国历史学家托尼·朱特曾研究过某一时代的特征。与此同时,英国知名的埃及学者约翰·贝恩斯在世界古典学大会上,敏锐地意识到亚洲文化的主导地位正在显现。这一发现引起了人们对古典学文化结构变化的关注,并预示着亚洲文化将在这一领域扮演关键角色。在接受《中国社会科学报》的采访中,贝恩斯提到了英国在战后和现代流行文化中的角色。然而,在古典学这个领域,新时代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亚洲的影响正日益显现。

全文
杨果:湖南岳阳籍副教授,学术成果颇丰的比较文化研究者

杨果:湖南岳阳籍副教授,学术成果颇丰的比较文化研究者

杨果,这位来自湖南岳阳的学者,在学术和教学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他不仅是南方科技大学的副教授,还身负多重角色。他的经历和所作贡献,确实有许多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和了解的地方。比如,他能够将编辑工作中的严谨与教学中的学生意见相结合,在比较文学等领域持续探索新的研究课题。杨果的学术成果颇为丰富。此外,他领导的项目成果可能成为推动新学术潮流的钥匙。

全文
陈戎女: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在多学术领域成果丰硕

陈戎女: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在多学术领域成果丰硕

众多文学作品之中,常常包含着许多有价值的成分。有的作品深入剖析人性,有的则描绘了文化的交融。这些作品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内容丰富的图景。其中所涉及的学术研究和文化分析,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在古希腊城邦,多数女性仅能处理家务。举例来说,现代文艺作品中描绘女性角色变迁的情节,不难发现古希腊文化的痕迹。在北京部分高校及研究机构,常举办以荷马作品为主题的研讨活动。

全文
2025 中文人 本站仅作学习交流用途,全部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