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

30年代中国新诗发展概况:无产阶级诗歌与现代派诗人的竞争与创新

30年代中国新诗发展概况:无产阶级诗歌与现代派诗人的竞争与创新

20世纪20年代末期,白话新诗呈现出新的面貌。蒋光慈作为其中的佼佼者,1925年出版了诗集《新梦》,在书中呼唤无产阶级的觉醒。到了1927年,《哀中国》一诗问世,诗中流露出对国家的深切忧虑和对无产阶级革命的强烈期盼,诗歌洋溢着激情,极具感染力。李金发则开创了象征诗派,他的作品为新诗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诗作风格奇特,用词新颖。中国诗歌会引领的无产阶级诗人群体与现代派诗人分成了两大阵营。

全文
胡适尝试集思想与艺术形式分析:1917-1927年文学创作评价

胡适尝试集思想与艺术形式分析:1917-1927年文学创作评价

胡适被尊称为白话自由体诗的开创者,他的《尝试集》在1920年出版,是我国首部采用白话自由体形式的新诗集。这部作品打破了传统诗歌的桎梏,用简单易懂的白话文表达思想和情感。在那个新文化运动时期,它对促进诗歌现代化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众多青年受到胡适的激励,纷纷投身于白话诗的创作,由此掀开了白话诗歌的新篇章。

全文
钱理群推出摄影作品集钱理群的另一面,展示学术之外的摄影才华

钱理群推出摄影作品集钱理群的另一面,展示学术之外的摄影才华

钱理群自20世纪80年代起,便成为了一位颇具影响力的人文学者。他专注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包括对鲁迅、周作人等人的研究。他的著作众多,如《心灵的探寻》等,因其在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而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和尊敬。在学术界,钱理群以其严谨和深邃的学术态度著称。近期,钱理群发布了摄影作品集《钱理群的另一面》,收录了他多年来精选的摄影作品。钱理群表示,他并非摄影高手,也没有接受过相关培训。

全文
活着作家对孙犁的重新评价:文学史与作家自评的差距探讨

活着作家对孙犁的重新评价:文学史与作家自评的差距探讨

孙犁在文学史上遭遇了两次“失落”,其中之一便是未能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这一现象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孙犁可能因种种原因,未能被充分纳入“重要作家”的行列。许多读者在初次接触文学名著时,可能并未及时发现孙犁的杰出作品。作家们将孙犁从文学史的框架中分离出来,意图让他加入精神自救的行动。如今,在文学创作与进步的过程中,一些作家认为,借鉴孙犁的精神是必要的,以此重塑当前的文学面貌。

全文
范伯群先生生平与师生缘:从初中到研究生,一代文化名家的教育之路

范伯群先生生平与师生缘:从初中到研究生,一代文化名家的教育之路

复试那天,我初次见到范老师,却误将徐斯年老师当成了他。范老师却特意让复试组对我这个自学成才的人多加考察,这份特别的关注让我既感到紧张,又满怀期待,希望能成为他的学生。后来,有幸跟随范老师学习,起点立刻变得很高。范老师退休已有二十多年,他重新塑造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经典叙述模式,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任务。范老师对我的影响极为重大,从专业指导到人生规划的指引,他如同我学术旅途中的明灯。

全文
吴组缃小说散文精选:离家的钎夜两只小蚂雀扬州杂记泰山风光等作品赏析

吴组缃小说散文精选:离家的钎夜两只小蚂雀扬州杂记泰山风光等作品赏析

1936年,文学界洋溢着热烈的氛围,变革的气息弥漫。吴组缃与欧阳山、张天翼等左翼作家并肩作战,合力创立了《小说家》杂志。那时,文学思潮迭起,新颖观念不断涌现。这本杂志在众多刊物中脱颖而出,成为左翼文学传播与发展的关键平台,吸引了众多进步文人的关注,传递着文学的力量和肩负的社会责任。离开冯玉祥,吴组缃做出了新的职业抉择。自1952年起,吴组缃在北大中文系担任教授直至离世。

全文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知识点:填空、单选试题参考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知识点:填空、单选试题参考

在现代文学的广阔天地里,众多值得关注的亮点和争论焦点俯拾皆是。从抗战时期的民族形式之争,到作家们独树一帜的创作手法,再到人物塑造以及诗歌创作的演变与革新,这些内容都与那个时代的社会环境紧密相连,值得我们逐一深入剖析。这场争论为后续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的创新给现代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学到了这么多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知识,你或许会认为这些现象和人物对现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全文
深入解析鲁迅阿 Q 正传中的启蒙主义思想与阿 Q 精神胜利法

深入解析鲁迅阿 Q 正传中的启蒙主义思想与阿 Q 精神胜利法

鲁迅的著作坚持启蒙思想,旨在关注生活,其核心目的是改变国民的素质。他希望“揭示苦难,唤起救治的重视”。所说的“苦难”包括了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当时的中国民众生活极度贫困,尤其是农村的广大农民,他们常常饿肚子,没有固定的住所。而精神上的“苦难”更为严重,民众普遍麻木无知,难以清醒地认识到现实的困境。他的性格复杂,其中最为显著的是他的精神胜利法。

全文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考试大纲解析:课文阅读分析与识记要点详解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考试大纲解析:课文阅读分析与识记要点详解

文学作品犹如历史的映照,反映了各个时代人们的生活与精神面貌。众多杰出作品通过文学手法,生动地勾勒出了那个时代的各种生活图景。现在,我将向各位推荐几部具有代表性的优秀经典作品。二十年代,郁达夫在创造社推出短篇力作《沉沦》。《沉沦》作为这一文风的典型,不仅融入了作者的个人经历和情感,还巧妙地编织了虚构的故事。他的作品《拜堂》主要描写农村生活。在这部作品中,他想要揭示普通人的生活状态。

全文
2025 中文人 本站仅作学习交流用途,全部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