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

2024年10月自考古代汉语考点:汉字的结构与演变象形、指事等

2024年10月自考古代汉语考点:汉字的结构与演变象形、指事等

2024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古代汉语【根据2009年版本教材制作】00536第一章 汉字的结构与演变客观题考点一、【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你知不知道,汉字看上去好像简单容易,但是其中隐藏着古代之人创造文字的聪明才智,六种构建文字的法则一直到目前依旧对我们日常的书写发挥着影响和效果。

象形

有一类字,是通过描摹事物外形的方式来记录词语的,这就是象形字 ,比如“日”字,它最初被画成圆形,且在中间加了一点 ,再如“月”字所呈现的是弯月的形状 ,这种造字方法在商代甲骨文中极为常见 ,人们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山川的轮廓 。人们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动物的轮廓 ,人们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出于器而具的轮廓 。虽然现代汉字历经演变,已完全不具备象形的特点了 。但“水”字依然保留着原始的图形特征 ,“火”字依旧保留着原始图形的特征 ,“木”字仍旧保留着原始图形的特征 。

指事

指事字被分成两类,有一类是纯符号的指事,像在横线上加短横表示“上”,在横线下加短横表示“下”,另一类是在象形字上加注标记,如“刃”在刀口部位作点,“本”在树根地方画圈,这种造字方式解决了抽象概念表达的难题,在战国时期被广泛使用,如今我们用的“一”“二”“三”等数字,仍延续指事字构造原理 。

会意

把两个及两个以上独体字合并从而萌生新意义的是会意字 ,像“武”是由“止”和“戈”组合形成的 ,它表达的是制止战争的意思 ;“牧”是由“牛”与“支”构建而成的 ,表示的是放牧行为 。在周代金文中这种构字方法得到了充分发展 ,各个部件都贡献了部分含义 。在现代汉语里“尘”是由“小”跟“土”合成的 ,“泪”是由“水”与“目”组合而成的 ,这是延续了这种造字思维 。

形声

它由形符和声符构成,形符能提示意义类别,声符会标示读音线索,比如“江”“河”都是以“水”为形符,以“工”“可”作声符,这种构字方法在秦汉时期逐渐成为主流,就现代汉字而言形声字所占比例超过90%,其结构灵活多变,存在左形右声、上形下声、内形外声等八种组合方式。

转注

转注是一种现象,是汉字运用里那种特殊的现象,它指的是字能够互相解释,是部首一样的字,是意义相通的字,是读音相近的字,典型的例证是“老”和“考”,二者都属于“老”部,核心意义都和年长有所关联,这种文字关系在汉代的《说文解字》中有系统的记载,其反映了汉语词汇发展的脉络,转注不同于前四种造字法,它体现的是汉字之间的联系,是汉字之间的意义。

假借

假借这一法则是依靠借助同音字去表达全新概念表现的,当语言里不存在对应文字之时,古人们会挑选发音相同的字来进行记录,比如说“令”,它原本的意思是发号施令,然而后来被借用来当作县令的“令”;“长”最初指的是头发长短,随后变成了表示长官的“长”,这种用法在秦代竹简中已然相当普遍,对汉字数量的膨胀起到了有效控制作用,现代汉语依旧延续着这样的智慧,例如“米”,它既是指粮食,又是长度单位 。

于你研习汉字之际,有无发觉结构别具特质且饶富趣味之字的实例呢?欢迎于评论区分享你所寻觅到的,倘若觉着此篇文章具助益,请点赞予以支持 !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