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学

2023年古文字与中华文明国际学术论坛:清华大学主办,探讨古文字研究与中华文明传承

2023年古文字与中华文明国际学术论坛:清华大学主办,探讨古文字研究与中华文明传承

2023年古文字与中华文明国际学术论坛:清华大学主办,探讨古文字研究与中华文明传承

2023年,古文字研究领域将迎来一大盛事。清华大学将担任主办方,联合相关中心和秘书处共同负责,举办“古文字与中华文明”国际学术论坛。这次论坛将于10月21日至22日在北京盛大开幕。届时,众多学者将带着他们精心研究的高质量成果,齐聚一堂,场面令人充满期待。这次论坛规格相当高,由清华大学主办。出土文献研究及保护中心以及古文字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秘书处承担了实际操作任务。

张玉金古文字学_张玉金古文字学_张玉金古文字学

2023年,古文字研究领域将迎来一大盛事。清华大学将担任主办方,联合相关中心和秘书处共同负责,举办“古文字与中华文明”国际学术论坛。这次论坛将于10月21日至22日在北京盛大开幕。届时,众多学者将带着他们精心研究的高质量成果,齐聚一堂,场面令人充满期待。

论坛概况

这次论坛规格相当高,由清华大学主办。出土文献研究及保护中心以及古文字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秘书处承担了实际操作任务。活动计划在2023年10月21日到22日进行,举办地点在蒙民伟人文楼。其中,440会议室和413报告厅将是学术交流的重点场所。

主办方对这次论坛极为重视,安排得十分细致。依托清华的学术影响力和专业机构的精心组织,论坛得以保证学术交流的卓越品质。众多国内外知名的学者将汇聚一堂,共同深入研究古文字的深邃内涵。

麦笛教授成果

麦笛教授,他是牛津大学的知名学者,即将进行一场演讲,主题是“安大简《论语》作为论述性文本:孔子在‘哲学体系’中的形象构建”。这篇安大简《论语》在古文字研究领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麦笛教授以全新的视角进行了研究,他指出这是一篇论述性文本,并对如何塑造孔子在“哲学体系”中的形象进行了深入分析。

他的研究或许会给《论语》研究带来新的见解,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论语》在哲学和文化方面的价值。分析安大简本的《论语》,或许能揭示更多与古代哲学思想相关的内容。

张光裕教授研究

张光裕教授,香港恒生大学中文系讲座教授,还担任清华大学名誉教授,他即将进行一场讲座,主题是探讨“新见清华简中‘谦’‘诚’二字的形构”。清华简在古文字研究领域占据关键位置,而“谦”与“诚”这两个字在古代文化中承载了深厚的内涵。

张教授对这个结构进行了仔细思考,或许能够揭示古老文字背后隐藏的文化奥秘以及古人的思考方式。若是从字形出发,进行深入探究,或许能为解读古文献和文化带来新的突破。

国内学者观点

国内诸多学者在论坛上逐渐受到瞩目。刘光胜专注于研究清华简中关于早期治理国家的理论,力图探寻古人的治国智慧;苏建州对清华简《祭公》篇中的“广方邦”进行阐释,为解读古代国家治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徐建委通过分析清华简《系年》一书,让我们对早期历史叙述的起源有了新的领悟。

这些研究对古文字在政治、历史叙述等多个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强调了其重要性。这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结构和历史记录的方法。

现场与线上兼备

本次论坛采用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交流方式。小寺敦在《邦家之政》方面的政治见解,将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展示。这种安排确保了即便因故无法到场的研究者,也能便捷地加入讨论和交流。

张玉金古文字学_张玉金古文字学_张玉金古文字学

学术交流得以全面铺开,许多人得以共享学术成果。对于那些对古文字研究感兴趣但无法亲临北京的朋友来说,网络上的报告成为了他们难得的学习机会。

多元议题碰撞

张玉金古文字学_张玉金古文字学_张玉金古文字学

论坛上讨论的话题十分丰富,不仅包括了清华简的研究,还有国家图书馆甲骨文的新发现,战国玺印的新发现,以及上海博物馆楚竹书的新解读。这些内容从商代的甲骨文一直延续到秦汉时期的简牍,几乎囊括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古文字资料。

各个领域的成果汇聚一堂,对古代文字研究的全方位提升大有裨益,并能激发学者们的创新思维。这种跨越时空与学科的交流,有望为古代文字研究带来新的突破。

这场学术活动是否激起了你的浓厚兴趣?你对哪位专家的演讲特别感兴趣吗?来,点个赞,分享这篇文章,咱们一起深入讨论和交流。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