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之金色花课文全解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之金色花课文全解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泰戈尔冰心课文全解金色花《金色花》是泰戈尔散文集《新月集》的代表作,是他的早期作品。这一时期泰戈尔的创作往往"梦幻多于现实"。

父母间的关爱是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主题,泰戈尔的《金色花》和冰心的《荷叶·母亲》这两部作品,就分别从不同视角展现了这种情感。

金色花的奇思妙想

《金色花》以“我要化作一朵金色花”作为开端,描绘了一段奇妙的幻想故事。泰戈尔身为成年人,却以孩童的口吻和视角进行叙述。在这个幻想构成的天地中,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与母亲共度了三次嬉戏时光。孩子试图给母亲一个意想不到的礼物,譬如悄然绽放花蕊,弥漫芬芳气息。文中既赞美了孩子纯真善良、讨人喜欢,又展现了孩子对母亲无比珍爱和亲密无间。

母亲形象的鲜活呈现

《金色花》里塑造的母亲形象非常鲜活,集中体现了印度文化的特色。孩子变成金色花,和母亲玩起了捉迷藏,母亲虽然没察觉到孩子的外形转变,却明白孩子的淘气。比如孩子藏在树枝后,母亲就在附近认真地寻找。这些细节让我们看到母亲在现实中的样子,也体会到生活的丰富气息。

三次嬉戏的温馨场景

孩子和妈妈相处时,总带着温馨的感觉。当妈妈进行宗教活动时,孩子会悄悄散播香气,仿佛在默默陪伴;妈妈阅读书籍时,孩子把身影投在书页上,给阅读增添了些乐趣;妈妈拿着灯笼去牲口棚时,孩子又恢复童真,恳求妈妈讲故事。这些片段都表现出孩子的机智,以及他对妈妈深厚的感情。

荷叶护莲的动人联想

在《荷叶·母亲》中,作者看到荷叶保护红莲不受风雨侵袭,内心深受感动。当雨点落下,荷叶一直为红莲遮蔽,这让作者感到十分触动。作者由此联想到母亲照顾孩子的情景,用饱含情感的笔触描绘了雨中红莲和荷叶彼此依靠的情景,通过这雨中的荷花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养育子女的深深谢意。

象征手法的巧妙运用

《荷叶·母亲》全文大量运用了相似手法,把荷叶庇护红莲当作母亲对女儿心灵关照的象征。雨里红莲和荷叶的样子刻画得十分入微,既显现了母爱的温馨,也流露出孩子对母亲的深深依恋。人生旅途中总会经历风雨,母亲总是用温柔的心拥抱孩子。

母爱主题的深刻表达

这两篇散文诗的中心思想都是围绕母亲展开,前者《金色花》从孩子的角度刻画了与母亲之间的情感,后者《荷叶·母亲》则借助少女的观察表达了对于母亲的思念和感激之情,这些文章让我们明白母爱的多种表达方式,感受到家庭带来的温馨,以及人性深处那些纯洁而庄严的品质。

读完那两首诗,哪个场景最打动你?你可以投个赞成票,把它分享出去,和朋友们说说你的感受。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