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沧桑:我的文学之路出版,乐黛云讲述珍贵深圳记忆
九十年沧桑:我的文学之路出版,乐黛云讲述珍贵深圳记忆
乐黛云自传《九十年沧桑:我的文学之路》近日出版。【深圳商报讯】(首席记者 魏沛娜)近日
最近,九十岁高龄的乐黛云出版了个人回忆录《九十年沧桑:我的文学之路》,这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这本书里包含了她许多丰富的人生故事和学术上的成就,非常值得大家仔细研究。
学科奠基者
乐黛云是开创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重要人物,对该领域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她长期在学术上努力工作,专注于促进中外文学的沟通和相互研究。她培养了大批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使比较文学在中国稳固发展,她的成就深受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新书发布会
新书揭幕仪式和学者人生座谈会在首都举办,众多学术精英到场。与会者一起讨论乐黛云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及其学术上的卓越建树。座谈中,大家追忆她在治学道路上的奋斗与收获,交流对她学术成就的独到理解,现场学术气息十分活跃。
深圳大学渊源
上世纪八十年代,刚成立的深圳大学成为比较文学学会的起始之地,乐黛云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1984年秋天,她和丈夫汤一介回到国内,接受了深圳大学校长张维的邀请,协助学校发展。她负责领导中文系,创建了国内第一个比较文学研究机构,而她的丈夫则创办了国学研究机构。
南北奔波奉献
乐黛云和她的丈夫没有离开北京大学的工作岗位,之后他们经常在南方和北方两地移动,各自居住半年时间。他们轮流在广东和北京之间活动,把心思和力气都放在深圳大学的创建工作上。在她的积极推动下,1985年夏天,全国比较文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们来到深圳大学,共同举行了学会的成立仪式以及第一届年会,同时还开办了第一届比较文学学习班。
忆深圳情缘
新书发布活动上,乐黛云回想起和深圳的渊源。她表示自己曾是深圳大学中文系的首位系主任,那期间北大派出了不少学者协助,其中很多教师都是北大的,他们为深圳大学的发展付出了很多。她对深圳怀有深厚的喜爱,等身体好转之后,想去深圳走一走。
文学之路回顾
《九十年沧桑:我的文学之路》一书,展现了乐黛云的文学生涯历程。她开始致力于文学研究,后来积极促进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她参与了深圳大学的建设工作,同时她的学术成就也持续不断地取得。这本书既描绘了她的人生轨迹,也反映了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进步历程。
看完乐黛云的生平事迹,你是否对她从事文学工作的经历和取得的学术成就心生赞叹?请对她这篇文章进行点赞和转发,同时在留言区表达你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