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

出土战国文献字词集释新书发布:全面总结战国文字研究成果

出土战国文献字词集释新书发布:全面总结战国文字研究成果

撰写文章需注重小标题与段落布局,具体要求是:必须设置6个小标题,每个标题下需分设两个段落,且每段文字控制在120字以内。项目结束后,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所的同事们并未休息。《集释》是我国首部研究战国文字的综合性巨著,汇集了出土的战国文献资料及其研究成果。随着出土文献的增多,却缺少系统整理,《集释》填补了这一空白,为战国文字研究搭建了框架。亲爱的读者们,你们认为《集释》会对古文字研究带来哪些重大的影响?

撰写文章需注重小标题与段落布局,具体要求是:必须设置6个小标题,每个标题下需分设两个段落,且每段文字控制在120字以内。

十年磨剑

项目结束后,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所的同事们并未休息。自2010年初稿问世以来,他们持续十年,搜集资料、规范格式、修订注释。直到2018年12月正文正式出版,2019年1月索引同步推出,这部倾注心血的著作终于与公众见面。这十年,是追求学术严谨的十年。

首部巨著

《集释》是我国首部研究战国文字的综合性巨著,汇集了出土的战国文献资料及其研究成果。该书详尽地展现了前人的研究成就,同时也体现了当前的研究水平。随着出土文献的增多,却缺少系统整理,《集释》填补了这一空白,为战国文字研究搭建了框架。

团队深耕

陈伟武教授领导的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团队取得了显著成就。基于《集释》一书,他们于2017年成功申请到了国家社科基金的重大项目,并完成了《战国文字诂林》的编纂以及数据库的构建。这些成果充分展现了团队的深入研究,持续促进了学术的进步。中山大学团队为古文字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界赞誉

在活动中,多位教授纷纷给予了高度评价。吴振武会长表示,这部作品为未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陈春声书记强调,它有助于多学科的发展。李家浩教授称赞其编纂严谨、内容充实。由此可见,《集释》在学术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学科打通

曾宪通和陈伟武担任主编的《集释》一书,成功消除了学科间的界限。这本书为研究古代文学、历史和哲学的人士带来了诸多便利。它从字词入手,深入探讨古文字,体现了中文系的研究特色。各学科研究者均可借助它进行深入研究,实现多学科价值的发挥。

美好期许

《集释》凝聚了汇编者的心血,并得到了同道的助力。我们希望学者们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对其进行修订和补充。这部作品不仅是中大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极大地便利了战国文献的利用。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期待它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学术界。亲爱的读者们,你们认为《集释》会对古文字研究带来哪些重大的影响?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