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

况周颐与晚清民国词学:彭玉平教授探讨晚清民国词学的现代性及其文学渊源

况周颐与晚清民国词学:彭玉平教授探讨晚清民国词学的现代性及其文学渊源

彭玉平教授长期研究,完成了《况周颐与晚清民国词学》一书,这是一部具有学术价值的著作。书中所涉及的“晚清民国词学”,与近现代词学相当,属于近现代文学研究的范畴。在当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不断追溯历史的大背景下,这部书的问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罗庄,这位民国时期的女性词人,其家学渊源深厚。然而,罗庄的父亲罗振常却对况周颐不太认同,更倾心于王国维,因此作出了拒绝况周颐、接受王国维的决定。

彭玉平 古代文学学科_古代文论学科的奠基之作_古代文学学科评估排名

精彩学术著作诞生

彭玉平教授长期研究,完成了《况周颐与晚清民国词学》一书,这是一部具有学术价值的著作。书中所涉及的“晚清民国词学”,与近现代词学相当,属于近现代文学研究的范畴。在当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不断追溯历史的大背景下,这部书的问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学科研究现状

自新时期起,我国对现代文学的研究已深入到追溯源头。这主要涉及跨越近代与现代学术的界限,重新发现那被忽视的现代特质,并探讨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的内在联系。然而,研究者们对晚清民国时期的小说关注较多,而对诗词的关注相对较少。原因在于,旧体小说采用白话文,便于与新兴小说进行交流,而旧体诗词则使用文言文,与新兴文学的追求存在一定矛盾。

古代文学学者贡献

在这片不易攻克的学术领域,古代文学研究者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把关注的焦点从唐宋时期的诗词转向了晚清民国的诗词,从而填补了近现代文学研究的空白。彭玉平在晚清民国诗词研究领域表现突出,他专注于两个方面的研究,努力挖掘词的深层含义。

彭玉平的双管齐下研究

他一方面专注于王国维的词学探究,深入挖掘晚清至民国时期词学的现代特征;另一方面,他深入研究况周颐的词学,揭示了其在现代中国语境中的延续与发展。通过这种方式,他不仅揭示了王国维词学的传统与民族特色,还展现了况周颐词学的现代与开放精神,对词学发展史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况周颐词学的理论学说

彭教授在书中指出,况周颐的词学理论中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方面,他师从王鹏运学习“重拙大”理论,这一理论沿袭了晚清民国时期的词学主流,许多词人都对吴文英的梦窗词推崇备至,认为它是“重拙大”的典型代表。另一方面,况周颐本人更倾向于“松秀”理论,这一理论与“暗流”相呼应,类似于王国维提出的“境界”理论,推崇唐五代至北宋时期的词作。

学术实例旁证

当年词坛上,不少词作鲜有人问津。罗庄,这位民国时期的女性词人,其家学渊源深厚。她曾受到王国维和况周颐的青睐,希望收她为徒。然而,罗庄的父亲罗振常却对况周颐不太认同,更倾心于王国维,因此作出了拒绝况周颐、接受王国维的决定。这样的例子,从侧面揭示了当时词坛的一些状况。你是否有兴趣深入了解晚清民国词学中的那些既有趣又富有价值的故事?不妨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让我们共同交流与探讨。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