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

6月26日古代汉语词典(第3版)全国首发,影响深远

6月26日古代汉语词典(第3版)全国首发,影响深远

光明日报记者 谭华6月26日,《古代汉语词典》(第3版)全国首发式在河南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举行。《古代汉语词典》是一部供中等以上文化程度读者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使用的工具书

汉语工具书领域,一部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古代汉语词典》(第3版)于6月26日在河南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举办全国性揭幕活动,这一消息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词典地位

《古代汉语词典》主要服务于具备一定文化素养的人群,旨在辅助他们学习古代汉语知识,顺利阅读古代典籍,堪称一种关键性的参考读物。这部词典在汉语工具书发展历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首次出版时填补了中型古汉语工具书的市场空白。对于语言教学工作而言,它的价值非常突出,是众多教育工作者和学子研习古汉语时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编纂历程

1985年,中国人民大学古汉语教研室与商务印书馆着手合编这本词典的初版,历时十三载,至1998年方得完成并对外出版。该版本荣获了第三届国家辞书奖二等奖的表彰。此后,商务印书馆在每次编校环节都制定了严格的标准,会慎重选拔关键编者,特邀外部学人参与审读,并且由骨干校对团队执行专项核对,以此确保工具书的刊印水准。

内容特色

第3版汇编了大约16000个独立汉字,另外增加了约28000个复合词汇,这些新增内容包含了一些在古代文献中常见,但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再使用的字义和用法。针对六十四卦、二十八星宿等主题,进行了专门的补充和修正,从而建立起更加完整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体系。另外,这本书还特别注重准确性,依据既定的规范标准来审核文字形式和标注发音。

学术传统

初版修订时,陈复华教授带领团队,花了两年时间,为《论语》《史记》等古籍编写了索引,客观地整理了注释,并仔细挑选了参考资料。第三版延续了求真态度,从语文教材中挑选了重要词汇和例句,一些字音和释义参考了中小学语文书进行修改,还加了《中国历代纪元表》供中学历史书使用,因此对学习者更实用。

首发意义

安阳是殷墟的发现地,拥有独特的历史意义,那里记录了汉字从甲骨文到当代字形的完整发展历程。首发仪式选在中国文字博物馆举行,这个决定颇具深意。在《古代汉语词典》上开展首发典礼,既是辞书出版界的一件要事,也代表着对汉字文化本源的探寻。

特装版本

这次限量首发的特装版极为难得,堪称“能够触摸的文明见证”。封面的底图展现了汉字的传承轨迹,从远古符号到当代字形,汇集了不同的书写载体,体现了汉字的演进脉络和中华文化的赓续。封面还点缀了诸多与河南安阳相关的元素,诸如甲骨文字,以及记录“妇好诞子”事迹的甲骨。这个版本是初次出版,后来被中国文字博物馆收藏,由此开创了“经典书籍进入文化地标”的传承路径。

您觉得《古代汉语词典》(第3版)对您学习古汉语有帮助吗?希望您能喜欢这篇文章,转发给其他人,也欢迎您留言分享想法。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