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名词解释:绪论与语音相关知识要点介绍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绪论与语音相关知识要点介绍
现代汉语之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广义 是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普通话2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就是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你对语言里的发音、文字构造、词语用法、表达技巧等学问感到好奇吗?今天就来和大家一起探究这些有意思的语言特点。
音位与音节
语音系统里,能够区分意义的最小单位是音位,它根据区分意义的作用被归纳为不同的音类。例如,在多种方言中,有些发音虽然相似,但在区分词义方面却起着关键作用。同时,音节的结构也有其特点,一个音节最多可以由四个音素构成,比如“庄”这个字就包含了四个音素。
音变现象
语音在说话时会发生变化。人们说话时,连续的音节会形成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音素和音节会互相影响,从而引起变化。比如,“面包”这个词,当“面”和“包”连在一起读的时候,发音可能会有一些轻微的调整。儿化也是一种特殊的语音变化,就是在某个音节后面加上“儿”这个后缀,然后和前面的音节韵母融合在一起,同时带上卷舌的发音特点。
语气词“啊”音变
语气词“啊”的发音有特定规则,当它前面音节以 a 或 o 结尾,且不是 ao 或 iao 时,发音变为 ya,例如“好啊呀”;当以 u 结尾,包括 ao 和 iao,则读作 wa,比如“真高哇哇”;当以 n 结尾时,则发 na 音,比如“真难哪哪”。
造字方法
用特定符号或给象形字添标记来示意意义叫指事,比如“刃”在“刀”上添个点指明刀刃部位。由代表意义范畴和读音的部件组合成新字是形声法,举例“河”字,“氵”说明与水有关,“可”代表发音。
语素与词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根据音节数量,可以分为单音节和多音节两种类型。按照能否自由组合,可以划分为自由使用的、部分可以组合的和不能自由组合的三种。从意义角度分析,则分为具有实际意义的实语素和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语素。词是句子中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成分,它不同于短语,词是音义结合的造句基本单位,短语是由词构成的。
修辞格
修辞手法能让语言表达更加鲜活,比喻是通过相似点产生联想,借代能增强表达的形象感,比如用“红领巾”来代表少先队员,回环是把前后语句安排成循环往复的样子,对偶要求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有关联,婉曲是不直接描述事物,双关是利用语音或语义让语句包含双重含义。
你是否留意到日常用语中的一些有趣现象?欢迎点击支持并转发,在留言区谈谈你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