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字形成问题的讨论:起源时间与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关于汉字形成问题的讨论:起源时间与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一)关于汉字形成问题的讨论1. 汉字的起源问题包含如下两方面:(1)汉字这一文字体系的形成过程开始于何时,结束于何时?
汉字的发展历程非常久远,不过,关于它的诞生年代等具体问题,到现在还没有一致的看法。接下来,我们分开说说汉字是怎么演变过来的。
原始符号性质
这些古老的汉字资料大多源自原始社会的器物,上面有刻画或绘制的标记。比如半坡遗址出土的那些符号,很明显不是一套完整的文字系统,也不是真正的文字。它们和汉字的形成基本没有直接联系,只有计数的标记除外。而且,这类标记在汉字形成之后还持续使用了很久,这也更加证明它们不是文字。
符号与汉字关系
有些图形符号跟甲骨文对照起来,显得更加简略,或许只是偶然相似,并非演变所致。古代汉字里的数字符号,或许是从甲类图形来的,但这些图形构造成分不多,各地容易独立创造出相同的符号,即便形状一样,意思也不见得一致。因此,学者们依据半坡地区的符号推断汉字有六千多年的历史,这种说法值得商榷。不过商朝以及西周初期的青铜器上的族徽图案,部分可能跟甲类符号有关联。
文字萌芽现象
图像记录或许在古汉字诞生之前就已存在,许多图像后来演变成了文字的雏形。族徽具有稳定性和美化特点,作为族徽的样式更贴近图画,这体现的是文字古今形态的差异,而非图像与文字的根本不同。全球没有哪个民族在阶级社会建立之前就形成了完备的文字系统,据此推测汉字的形成不会早于夏朝。
形成时间推测
根据商代后期的文字资料,可以推断出汉字体系形成的大致时间,这个时间距离完整文字体系的诞生还有一段距离,但并不遥远,大概是在夏商两个朝代交替的时期最为合理。在文字发展的这个阶段,巫师和史官扮演了关键角色,传说中仓颉发明文字的故事,正是这一历史事实的生动体现,原始的文字符号并不会随着新文字体系的建立而立刻消失,相反,它们会继续存在一段时间,而甲类符号就是在这个过渡时期出现的。
汉字结构变化
汉字构造存在简化趋势,有时会增添部件,不过多数情况下增加部件是为了文字分类或数量扩充,并非真正的简化。各个时期通常使用的汉字种类相差不大,剔除不常见和特定领域的字后,实际应用范围也相对稳定。汉字的符号构造比较复杂,文字分类和合并的过程常常相伴发生。
形声字与记号字
汉字系统建立后增加的字大多属于形声字类型。先前统计形声字数量时未将记号字纳入考量,因此结果显得偏大。从构造角度分析,记号字的普遍存在意味着某种程度的退化,然而为了提升文字应用效能,这种牺牲是必要的。
观察完这些内容,你觉得汉字产生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同时记得给这篇文章点赞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