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

2011年同济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真题,含阅读写作及名词解释

2011年同济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真题,含阅读写作及名词解释

2011年同济大学比较文学及世界文学考研真题.doc

2011年同济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包含诸多关键内容,可以全面检测考生的知识积累及各种能力,现在我们开始进行深入分析。

文艺介绍

对于参加考试的人而言,通过阅读熟悉的中文作品,可以判断自己的文学能力如何。比如有人选了《红楼梦》,这部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盛衰为背景,刻画了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它描绘了传统社会的种种面貌,人物塑造极为深入,情节推进纷繁复杂,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顶尖之作。

小说见解

读卡尔维诺的《寒冬夜行人》部分内容,能帮助我们了解这部作品的构造方式。作者不按一般顺序来讲故事,而是用了好几个不同的角度和几条故事线穿插着写。书里不同故事之间的转换,让读者觉得很新鲜,也让我们明白文学作品的呈现方法可以一直变化,能够创新。

诗歌赏析

解读保罗策兰的《岁月,从你到我》这首现代诗作,需要留意其与众不同的创作手法,这类诗作常常借助象征和隐喻,这首诗也不例外,通过这些技巧抒发了浓郁的情感和深邃的见解,同时揭示了那个时代人们心绪的纷乱和困惑。

散文创作

依照周作人笔法撰写《京华的茶点》之类的篇章,须着力描绘那些虽无实际用途却不可或缺的细微摆设。当今社会步调迅猛,多数人已无暇欣赏落日、赏花这类琐事,文中提及的“徒具形式的消遣与乐趣”已鲜少出现,致使生活变得乏味且粗粝。

名词解释

文学领域的概念阐释是检测基础知识的途径。所谓“现代主义”,是一种盛行于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的文学流派,它注重抒发个人情感和内心体验;“七星诗社”是法国文艺复兴阶段的诗歌组织,它致力于提升法语的规范程度,促进了诗歌创作的进步。

问答论述

在简答题和论述题里,考查《神曲》的艺术特点,比如它怎样把想象和现实融合在一起,还有象征手法的具体使用方式;评价张爱玲的新式小说,主要看它怎样精细描绘人物内心世界,揭示人性的各种层面;研究叶芝的《当你老了》和龙沙的《待你到垂暮之年》,需要考生完全理解这两者之间的联系,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并说明风格上的差异。

诸位认为,设计这门研究生考试试卷,哪个环节最为费神?敬请伸出援手,传播这篇文章,在留言区谈谈你的见解。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