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

2016年5月21日晚 古代文学研究漫谈学术报告精彩开讲

2016年5月21日晚 古代文学研究漫谈学术报告精彩开讲

2016年5月21日晚6点30分,上海师范大学孙逊教授,暨南大学程国赋教授、王进驹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左鹏军教授应文学院之邀,在07126室做了“古代文学研究漫谈”的学术报告。

想知道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吗?2016年5月21日晚上六点半,上海师范大学和暨南大学等高校的学者们来到上海师范大学,举行了一场内容丰富的学术讲座,让大家看到了古典文学研究的新方向!

多元视角开场

那天晚上,上海师范大学07126房间挤满了人。文学院副院长栗永清负责组织了一场关于“古代文学研究漫谈”的讲座,文学院的一些老师、研究生和本科生都到场了,希望能听到有价值的知识。每个人都带着热切的心情,期待着能学到一些新的东西。

孙逊教授讲域外视角

孙逊教授发表了题为《从外部世界看中国—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域外视角》的演讲。他探讨了“中学西传”以及中国古代小说在东亚的流传情况。例如中山大学黄仕忠教授编订了日本收藏的中国戏曲文献,还有“剪灯三话”在国外的流传情况,这些研究让大家认识到了域外汉籍这一分支,并发现了古代文学研究的新方向和新素材。

程国赋教授谈文化学方法

程国赋教授做了题为《文学研究中的文化学方法》的讲座。他以傅璇琮、罗宗强、刘石等前辈学者的研究作为参照,阐述了从文化角度探究古代文学的门径。这位专攻古代小说的学者,通过剖析小说,点明了制度变迁、科举制度、民间风俗以及出版风气对小说创作的作用,为文学研究开辟了新途径。

左鹏军教授省思新文学立场

左鹏军教授发表了题为《近代文学研究中的新文学立场及其影响之省思》的演讲。他分析说,近代文学研究领域发展缓慢,关键在于新文学、新文化立场存在两面性。如果对新文学立场理解过于片面,就会导致研究变得条理不清、过于简化,并且倾向于用非此即彼的视角来看待问题,从而否定传统文化。他还探讨了近代文学研究如何保持自身特色、独立发展的议题。

王进驹教授析满汉关系

王进驹教授发表了题为《从满汉关系看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演讲,他首先以《红楼梦》《儿女英雄传》等作品为例,接着探讨满汉联系如何体现在小说情节之中,又分析了作者在创作时的构思方式,还阐述了这种联系在艺术表现上的特点,最终揭示出满汉互动对古代小说创作产生的深刻作用。

总结与启发

几位学者分别从多个视角分享了各自的见解,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也为教师们的学术探索开辟了新途径。随后,栗永清副院长进行了全面梳理,指明了更宽广的探索前景。此次活动使在场的教与学双方都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听完这次报告的讲解,哪个学者的看法让你印象比较深刻?可以点击喜欢进行传播,并且发表留言参与交流!

暨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_文学研究中的文化学方法_古代文学研究域外视角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