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学

5月8日著名学者裘锡圭去世,一生钻研古文字学意义重大

5月8日著名学者裘锡圭去世,一生钻研古文字学意义重大

转自:上观新闻5月8日,著名古文字研究学者、复旦大学资深文科教授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裘锡圭教授去世。就在去世前

裘锡圭 文字学概要_ 裘锡圭 老子注释项目 _裘锡圭 古文字学研究

一个多月前,研究中心成功举办了二十周年庆典。在那难忘的时刻,裘锡圭先生面露笑容,与同仁们共同投入到科研之中。作为我国古文字学界的泰山北斗,他的生平经历和学术贡献究竟有何等非凡之处?

学术巨擘

裘锡圭在我国古文字学领域享有盛誉,他的学术成就十分突出。他不仅对古文字进行了深入研究,还将文字学与历史、考古、语言学等众多学科巧妙结合。以他在《甲骨文中所见的商代五刑》一文中为例,他不仅对商代五刑进行了细致的剖析,还揭示了古文字演变的脉络,为人们深入理解商代法律制度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1994年,学界对于“黄能”一词的解读产生了差异。裘锡圭提出,该词应指代“黄熊”,并且他还详细解释了古人为何会产生这样的误解。这一观点至今在学术界仍具有影响力。

马王堆巨作

2014年,裘锡圭带领团队,经过六年的辛勤努力,成功完成了《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的编纂任务。他们对这些珍贵的资料进行了全方位的整理和详尽的注释。裘锡圭期望,未来的研究者能够把马王堆简帛的整理工作推向新的境界,以便学术界能够更广泛地利用这些资料。这部著作极大地便利了古文字和汉代历史文化的研究,同时也为学术界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

育人佳话

刘钊主任说,裘锡圭先生对那些有强烈求知欲的年轻人总是给予热情的指导。1995年,蔡伟给他写信寻求帮助,他不仅亲自回信,详细解答了问题,还对蔡伟勤奋好学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后来,当他得知蔡伟面临失业的困境,2008年,他又特地帮蔡伟安排了一个研究项目。2003年,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遇到了难题,裘锡圭先生便给予了他们耐心的深入指导,最终帮助学生圆满完成了高水平的论文。

严谨学风

裘锡圭一直主张,在学术领域遇到错误,应勇于直面并接受。他自己在解读古文字时,也曾犯过错误,但他没有选择遮掩,而是公开进行了更正。在学术研究中,他始终保持着极大的谨慎,对每一个字都反复推敲。面对学生的论文,他更是细致入微,力求每一个注释都准确无误,用严谨的学术态度为年轻学者树立了榜样。

裘锡圭 文字学概要_ 裘锡圭 老子注释项目 _裘锡圭 古文字学研究

病痛坚持

裘锡圭多年来潜心于文献研究,却不幸长期受到眼疾的折磨,以至于到了晚年视力几近失明。即便如此,他在住院期间依然保持着每日2至3小时的工作量。在无法阅读古籍的时候,他开始通过聆听来获取知识;而当撰写考释文章变得困难时,他则转向撰写思想史和哲学史的文章。2018年住院期间,他依然密切关注团队的研究进展,并给予他们充分的鼓励和支持。

深远影响

裘锡圭治学态度严谨,始终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待他人公正无私,宛如一盏指引晚辈前行的明灯。他的学风严谨,激发了学生们追求卓越的热情。在他的悉心教导下,众多学者在学术舞台上崭露头角,持续为古文字学的发展贡献力量。

您是否曾遇到过像裘锡圭先生那般令人敬仰的学者?若您觉得这篇文章颇具价值,不妨点赞支持,同时不妨将它分享给他人。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