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编纂50年座谈会在成都举行!新书发布啦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编纂50年座谈会在成都举行!新书发布啦

人民网北京7月3日电 (韦衍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编纂50年座谈会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6版)、《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辞典》新书发布仪式”7月2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

渴望揭开古汉语和古代文化的深奥之谜吗?7月2日,在成都的一场发布会上,两款助力学习古汉语和古代文化的实用书籍首次展出,它们是充实知识库的得力帮手,这样的机会实属难得,千万不要错失良机。

字典里程碑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问世的,它标志着我国第一部基于现代语言学、辞书学理论及方法编撰的古代汉语字典的诞生。这部字典在汉语辞书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编纂工作是由北京大学和商务印书馆携手完成的。北京大学是我国第一所国立的综合性大学,而商务印书馆则是我国第一个现代出版机构。两者的强强联手,为字典的权威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自1973年面世至今,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商务印书馆在审阅、编辑、排版等各个流程中,都投入了极大的心血。他们深度参与到字典的修订和出版工作中,力求确保字典能够与时俱进,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和读者的期待。

新版启动

2021年,修订工作第六版已经启动。商务印书馆期望通过这次修订,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研究古代汉语,以便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为此,商务印书馆不仅发布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第六版,还与四川教育出版社携手,共同出版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辞典》。这两本书籍配合使用,将为读者带来更为丰富的学习体验。

辞书联动

蒋绍愚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资深学者,他指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古汉语时,必须考虑到我国古代的文化背景。《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六版)主要对字词进行释义,《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辞典》则专注于提供丰富的文化信息。将这两者结合起来,不仅可以获得字词的解释,还能获取广泛的百科知识。这样的学习过程,涵盖了从单个字词的学习,到语言表达的掌握,以及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逐步构建起了一个全面且结构严谨的传统文化知识架构。

知识延展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辞典》内容详尽,特别针对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详细说明,为学生补充了课本之外的大量知识。针对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阿房宫赋》这篇文章,特别设立了“阿房宫”这一章节,对宫殿的建造历史、规模大小等进行了详尽的描述,这样的安排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中所包含的思想和文化内涵,让他们的学习不再只是停留在课本的文字上。

这种设计非常适合学生群体,它能够有效地帮助他们拓展知识面,并且还能加深他们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探讨

在“文言文教学与工具书运用”的研讨活动中,教师们与教研人员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了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字词及文化知识的疑难问题,并分享了如何有效利用工具书来克服这些难题的经验。与会者们普遍觉得,《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辞典》还有《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学习辞典》这几本工具书内容既严谨又实用,完全能够满足文言文教学和学习的需要,成功解决了许多知识上的难题。这些书籍能够成为教师和学生教授与学习古汉语及古代文化的有力帮手。

携手前行

这两部词典如同两把钥匙,能够帮助我们打开通往古汉语和古代文化知识的宝库大门。它们不仅有助于学生提升学业成绩,还能让一般读者拓宽知识视野。大家不妨将这两本工具书合二为一,在探索古汉语和古代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收获更多成果。

学习古文的过程中,你或许会遇到一些难题。不妨在评论区分享一下你的遭遇,同时请不要忘记为这篇文章点个赞,并把它转发出去。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