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路教授的著作成果与语言文字研究内核的探讨
王云路教授的著作成果与语言文字研究内核的探讨
王云路 浙江大学敦和讲席教授、浙江省特级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会长等。
想要了解古时候相马技艺的精髓,或者是汉字起源及演变历程的谜团吗?接下来,我会逐一为大家进行详尽的阐述。
九方皋相马
九方皋因伯乐的推荐,受到秦穆公的信任,承担起寻找优质马匹的重任。他在挑选马匹时,采取的方法与常人不同,他重视的是马的本质特征,而不是它们的毛色或是性别。举例来说,他为穆公找到的那匹马,在性别和毛色上与描述有所不符,但经过亲眼观察,便确认它确实是一匹千里马。这一点充分体现了他对马内在价值的透彻理解,同时,也彰显了他不受外表影响的出色能力。
“隹”“鸟”同源
学者们对“隹”与“鸟”之间的联系进行了详尽的研讨。裘锡圭先生在其1988年出版的《文字学概要》一书中指出,这两个字在作为表意部首使用时,常常可以互相替换,比如“雏”字与“鶵”字。此外,《说文》一书中提到,“隹”所代表的是尾巴较短的鸟类,“鸟”则指的是尾巴较长的鸟类,但这种看法或许只是基于字形所作出的推断。《增订殷虚书契考释》一书中也有提及,根据古文献记载,“隹”字与“鸟”字或许在古代是同一个字的写法。
形声字义
《说文解字》中提到,众多形声字以“隹”或“鸟”作为声部。其中,归入鸟部的字有115个,新增了4个;乌部的字有3个,总数累计至122个。这些字大多与鸟类相关,例如“雕”、“雁”等。而且,当声部保持不变时,无论是“隹”还是“鸟”作为义符,所表达的含义都是相同的。比如“鸡”和“鷄”,这两个字并没有特别强调鸟尾的长短差异。
“尧”字内涵
“尧”这个字的具体来源尚不明确,不过经过研究,我们发现它最初是用来赞美陶唐氏的伟大德行的。在《说文解字》这部著作中,以“尧”作为部首的形声字(同时具有会意作用)中,大多数都含有“高”的意思,比如“峣”字就是用来形容山峰的高峻。另外,还有一些字既传达了“长而弯曲”的意思,这反映了古人在运用相同声符时,对事物共性的归纳智慧。
“宀”字象征
“宀”这个部首与房屋紧密相连。比如,“安”字让人联想到屋内有女性同住,“寍”字则说明屋内有食物,这两个字一起让人感受到家的温馨。另外,含有“宀”部的字,承载了古人对不同居住环境的情感体验,“寒”字则形象地描述了简陋贫困的居住环境,人在草丛中,脚下踏着冰,显得非常艰苦。
古人智慧
相马技艺与汉字的深层含义共同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在九方皋的相马技艺中,他尤为看重马的内在素质;而在汉字的创造过程中,古人注重事物的普遍性和日常生活的具体情境。例如,他们能从众多属性各异的物体中提炼出“高”这一共性,从而创造了众多以“尧”为声母的汉字;此外,他们还运用“宀”部首来表达对居住环境的情感。我们不禁对古人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刻洞察力感到敬佩。
您对古人的哪些见解有所领悟?假如这篇文章给您带来了思考,不妨点个赞,并将它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