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的会议详情
2017年8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的会议详情
2017年,一场文学交流活动成功举办。众多学者和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世界文学与我国比较文学的进步方向。2017年8月17日至20日,河南开封的河南大学热闹非凡。在这期间,举办了第十二届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年会和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次活动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发起,具体执行工作由河南大学文学院承担。会议中,文学人类学小组十分活跃。关于中国比较文学如何在未来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学术体系,您有什么独到见解?
2017年,一场文学交流活动成功举办。众多学者和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世界文学与我国比较文学的进步方向。
会议概况
2017年8月17日至20日,河南开封的河南大学热闹非凡。在这期间,举办了第十二届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年会和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次活动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发起,具体执行工作由河南大学文学院承担。来自全国乃至全球的168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400多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比较文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开幕致辞
大会正式拉开帷幕,我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曹顺庆教授上台致辞。他的讲话充满激情,为本次会议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气氛。紧接着,他在大会上做了一场主题为“The and New of of ”的演讲。尽管信息不完整,标题让人难以完全明了,然而,从中我们仍能察觉到他对比较文学领域内的几个核心问题进行了细致研究,这引发了与会者的浓厚兴趣。
专家发言
叶舒宪教授,作为中心的特邀专家,登台演讲。他演讲的主题是《文学人类学三十年——回顾与前瞻》。在这场演讲中,他回顾了文学人类学三十年来的成就,点明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通过他的演讲,大家对文学人类学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也为该领域的学者们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考方向。
小组探讨
会议中,文学人类学小组十分活跃。罗庆春教授、梁昭副教授等专家都积极参与其中,对世界少数族裔文学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交流了少数族裔文学的特点,分析了它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并探讨了如何更好地挖掘和保护这些文学资源。大家各抒己见,引发了激烈的思维火花。
发展反思
本次会议展现了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者对知识全球化背景的深刻思考。回望我国比较文学三十余年的历程,我们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也面临一些挑战。研究者们意识到,在国际的大背景下,我国比较文学的发展路径需要重新审视,同时探讨如何在保持本土特色的同时,更巧妙地融入世界文学的大家庭。
话语构建
专家们聚在一起,讨论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学的互动。他们明白,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理论和研究方法十分关键。在全球文学的舞台上,中国的比较文学不应只是旁观,而应积极搭建自己的理论体系。用中国独特的眼光和理论去解读世界文学,为世界文学的繁荣注入中国智慧。
关于中国比较文学如何在未来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学术体系,您有什么独到见解?期待您的意见加入。此外,还请您为这篇文章点赞和分享,让更多人关注这次学术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