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岁马识途回忆青春岁月,马识途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即将出版
107岁马识途回忆青春岁月,马识途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即将出版
马识途,年已百岁,新作《马识途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正在四川人民出版社紧张校对。书中详记了他青年时代在西南联大研习语言文字学的课堂笔记,引领读者重返他26至30岁那段青春时光。目前,编辑蔡林君正与马老认真审阅,对内容不断进行修改与润色。马老在年事已高之际完成这部作品,其精神确实令人敬佩。1940年,马识途所在的鄂西地下党组织遭遇严重打击。马识途先生已迈过百岁门槛,开始着手记录甲骨文的相关笔记。
传奇老人新书待出
马识途,年已百岁,新作《马识途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正在四川人民出版社紧张校对。书中详记了他青年时代在西南联大研习语言文字学的课堂笔记,引领读者重返他26至30岁那段青春时光。目前,编辑蔡林君正与马老认真审阅,对内容不断进行修改与润色。
这本书宛若一扇窗户,让读者得以一瞥西南联大的学术景象。对于研究那个时代的语言学,这本书具有重大的意义。马老在年事已高之际完成这部作品,其精神确实令人敬佩。
文坛广为人知作家
马识途在众多人心目中是一位知名作家。姜文执导的电影《让子弹飞》改编自他的《夜谭十记》里的《盗官记》。他的作品以独到的魅力,用生动的文字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景象,吸引了众多读者。
他的文字充满吸引力,能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往昔中国的各种景象。在文字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角色的喜怒哀乐,见证时代的变迁。马老用文字记录了历史的痕迹,同时,他也是我国文坛上的一颗耀眼的明星。
地下斗争曲折经历
马识途在党的秘密战线辛勤耕耘了11年,期间身份多变,曾担任过文书、工人、教师、记者,甚至做过山货商和货郎。他深切感受到了旧中国底层民众的疾苦。1938年,他坚信共产党是拯救国家的关键力量,便以《韩非子》中老马识途的故事为灵感,更改了自己的名字,以此来昭示他找到了人生的航向。
在地下斗争的艰难岁月里,他多次面临险境,但信念始终如一。他不断变换角色,机智地隐藏自己,为党组织秘密传递信息,圆满完成任务。他默默奉献,为革命事业添砖加瓦,这种精神令人由衷敬佩。
避祸联大继续战斗
1940年,马识途所在的鄂西地下党组织遭遇严重打击。他的妻子和女儿不幸被捕,最终英勇就义。为了隐藏身份,他决定报考西南联大,并秘密前往昆明。在那段隐蔽生活期间,他不仅积极参与地下党的工作,还担任了联大党支部的领导职务。
西南联大里,他不仅投身于充满危险的地下斗争,而且刻苦学习。遇到困难,他没有选择退缩,反而在这个特别的校园里,持续为党的任务和自己的梦想努力拼搏。
联大求知积累心得
马识达回忆,他选修过唐兰教授的“说文解字”和“甲骨文研究”等课程,收获颇丰。尽管出发前因保密原因将笔记文稿销毁,但他对知识的记忆和感悟却始终未忘。
唐兰等教授的课讲得既生动又有趣。他们没有提供讲义,但马识途却认真记下了所有内容。这些课程极大地丰富了马识途的知识,也为他后来撰写甲骨文笔记打下了坚实的学术基础。这让他对甲骨文的研究更加深入。
高龄写作青春不老
马识途先生已迈过百岁门槛,开始着手记录甲骨文的相关笔记。大约在105岁那年,他完成了初稿的撰写。青年节前夕,负责编辑的蔡林君与马老相识已满四个月零十一日。马老对学习的热情依旧高涨,提及老师和甲骨文,他的兴奋程度仿佛年轻的学子。
进入书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幅“问心无愧,我行我素”的书法。他以实际行动彰显了青春的活力,他的精神状态对年轻人而言,堪称学习的典范。
你同样渴望从马老那里汲取力量,学习他追求个人理想的坚定态度吗?不妨为这篇文章点个赞,分享出去,我们一起深入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