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外语期刊:1978年创刊,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领域的学术权威
现代外语期刊:1978年创刊,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领域的学术权威
在这一背景下,《现代外语》杂志于1978年应运而生,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承担起主管与主办的职责。1997年对《现代外语》来说,意义重大。这一调整给《现代外语》杂志带来了更加稳固的学术支撑和资源援助。2014年,《现代外语》杂志从季刊转为双月刊。2018年8月的数据显现,《现代外语》的编委会由19位成员构成。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现代外语》在学术界的显著地位,并且表明了它在学术界得到了广泛的赞同。
创刊背景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对外语研究的渴求与日俱增,学术交流显得尤为急切。在这一背景下,《现代外语》杂志于1978年应运而生,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承担起主管与主办的职责。当时,外语学习的风潮刚刚兴起,这本杂志的问世为外语研究构筑了一个专门的交流舞台。在那个信息流通受限的年代,它为语言学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与便利。
初期发展
创刊之初,这本杂志每三个月出一期,内容主要是基础外语研究,比如语法和词汇等方面的成就。那时,它主要面向的是高校外语专业的师生和少数研究机构的工作人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本杂志不断发展,在语言学领域逐渐赢得了认可。
刊物定位确立
1997年对《现代外语》来说,意义重大。那一年,它正式成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的专业学术期刊,确立了其发展路径。自此,它专注于探讨该领域的尖端问题。无论是翻译理论还是语言教学,从语义学的深入探究到语用学的细致剖析,内容日益深入和专业化。这一转变吸引了众多高水平学者关注,并踊跃投稿。
承办主体转变
2000年,杂志的负责单位更改为全国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这一调整给《现代外语》杂志带来了更加稳固的学术支撑和资源援助。新单位具备先进的研究思想和丰富的学术资源,确保了杂志能够持续关注学术前沿,为杂志品质的稳步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刊期调整
2014年,《现代外语》杂志从季刊转为双月刊。这一变动显示了杂志影响力的增长以及投稿数量和质量的提升。双月刊的出版周期变短,让最新的研究成果能更快地与读者见面。这一变化让杂志在学术交流中能更迅速地发挥作用,满足了学术界对信息快速传播的需求,也因此提升了其在专业领域中的地位。
学术影响力展现
2018年8月的数据显现,《现代外语》的编委会由19位成员构成。这些成员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的编辑队伍,为杂志的学术品质提供了保障。据知网数据,该杂志已发表文献2721篇,总引用次数高达67674次;同时,万方数据表明,杂志共发表了431篇文章,引用量达到了18793次。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现代外语》在学术界的显著地位,并且表明了它在学术界得到了广泛的赞同。
关于学术期刊在促进学科发展中的作用,大家怎么看?不妨给这篇文章点个赞,分享出去,然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