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起悦读空间版金台书话开栏,走进107岁马识途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
今天起悦读空间版金台书话开栏,走进107岁马识途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
遇见古老的甲骨文,百岁老人满怀深情地讲述,这能让你感受到它独特的文化气息、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哲学内涵。“金台书话”节目今日正式与大家见面,让我们跟随马识途的文字,一同踏入甲骨文的神秘世界。从今天开始,“悦读空间”将新增“金台书话”这一栏目。鲜为人知,马识途曾在西南联大深造,专攻甲骨文。2021年,《马识途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问世。
遇见古老的甲骨文,百岁老人满怀深情地讲述,这能让你感受到它独特的文化气息、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哲学内涵。“金台书话”节目今日正式与大家见面,让我们跟随马识途的文字,一同踏入甲骨文的神秘世界。
“金台书话”新启航
从今天开始,“悦读空间”将新增“金台书话”这一栏目。在这个栏目中,我们邀请了众多知名人士,他们将与大家讲述关于历史、文学、哲学书籍的有趣故事,并分享他们的创作体会和阅读感悟。这就像一股清泉,为读者们开启了一扇通往文化深层的窗户,让大家有机会聆听名家的心声,感受书籍的魅力。
此栏目致力于构建一个交流空间,旨在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深入探究历史、文学、哲学著作背后的故事,感受书中的思想精髓。在现今生活节奏飞快的时代,这样的栏目显得格外宝贵,它为我们提供了放慢脚步、细细品味书中智慧的机会。
马识途的文学人生
马识途,这位才子名声远扬。1935年,他开始涉足文学创作。到了1961年,他自豪地成为我国作家协会的一员。他笔耕不辍,创作出了众多受到高度评价的作品,比如《清江壮歌》和《夜谭十记》。2008年,他的《夜谭十记》中的《盗官记》被改编成电影《让子弹飞》,一时间声名鹊起。
他既是文人,又是战士。为了革命理想,他毫不犹豫地奉献了所有,他的付出不容忽视。他的书法作品,曾在作协的展览中亮相。此外,他举办的多次公益展览,所筹集的资金全数用于资助贫困学子,这样的善行让人深感敬佩。
西南联大的甲骨文缘
鲜为人知,马识途曾在西南联大深造,专攻甲骨文。他成功考入外文系,却转投中国文学系。那时,他刻苦学习,跟随唐兰教授研究“说文解字”和“甲骨文”,又向陈梦家教授请教“铜器铭文金石学”,收获颇丰。
抗战爆发之际,西南联大应运而生,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合力创建。在那个特殊的历史阶段,以及浓厚的学术氛围中,马识途有幸结识了许多学术界的泰斗。这些交往极大地影响了他的甲骨文研究,为他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半生搁置与重燃热情
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因各种缘由毁掉了自己的笔记和手稿。之后,他全心全意投身于革命事业。随后,他涉足政治领域,成为了一名公职人员,与甲骨文研究渐行渐远,这样的中断延续了数十年。直到2017年,《夜谭续记》出版,他才重新点燃了对古文字的热情,开始着手整理甲骨文的相关资料。
2019年11月,正值甲骨文发现120周年的重要时刻,北京举办了一场纪念活动。国家领导人专门写信,对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在座谈会上,有学者提出了推广甲骨文的建议,这让马识途感到非常高兴。尽管他年纪已大,健康状况也不太好,难以亲自推动这项工作,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努力。
心血结晶《马识途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
2021年,《马识途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问世。书中详述了马识途在西南联大学习甲骨文的历程,同时亦是一部图文结合的甲骨文知识普及书籍。在此之前,马识途一直将此书收藏于箱中,未曾公开展示。这主要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所著之书尚未完全脱离最初笔记的形态。
我偶然翻看了闻一多先生留下的甲骨文清单,从中获得了启发。接着,他详细解读了这些汉字的甲骨文形式以及其它古老文字,为后人查阅提供了便利。这部作品终于得以出版,仿佛是对西南联大那些大师们的一份迟到赠礼。
“金台书话”的期待
“金台书话”节目一经问世,便吸引了众多知名人士的参与和分享。这个节目宛如一座文化宝库,里面藏有丰富的知识,等待我们去探索。借助这个节目,我们有机会接触到更多来自不同领域的文史哲书籍,以及独特的观点。
我们希望有更多读者关注“金台书话”,一同跟随名家的足迹,领略文史哲的韵味。你想要知道哪位名家会来“金台书话”分享吗?那就点个赞、转发这篇文章,然后在评论区告诉我们你的期待。